专长教育对孩子来讲,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喜好都具备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或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父母应该注意因势利导,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父母不要采取强迫压制的方法逼着孩子去学,如此的结果总是适得其反。因为某些父母在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专长教育进入了种种误区:
其1、一厢情愿。进专长班学习,对于很多孩子来讲都不是无怨无悔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父母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到底该学什么好、自己适不适合进行专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专长班的学习完全是父母的一厢情愿。这样,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少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些教育成效,反倒会妨碍孩子情商和IQ的正常进步。
其2、贪多求全。一些父母盲目觉得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习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常忙双休日也忙,除去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的孩子会发出如此的感慨:放学后,我宁可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其3、办法不当。专长教育对孩子来讲,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喜好都具备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或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父母应该注意因势利导,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父母却没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父母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方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总是适得其反,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要走出上述误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需要父母端正认识。孩子不同于大人,不可以用对成年人的规范去需要孩子,让孩子同意专长教育,应该依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加以引导。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父母所期望的成效;同时,父母还应该了解: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含常识教育、品德教育与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专长教育只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父母不适合将它看得过重,只能将它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状况下进行,以免喧宾夺主的不好的后果。
第二,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办法。专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如果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