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四成爸爸妈妈偷窥儿女秘密

   日期:2024-10-31     来源:www.zhundei.com    浏览:741    
文章简介:近日,中国人权进步基金会和谐家庭基金发布了中国第一个亲子交流近况调查报告  为知道中国爸爸妈妈与子女的交流近况与问题,中国人权进步基金会和谐家庭基金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一同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关于亲子交流近况的大规模互联网调查,由爸爸妈妈来回...

  近日,中国人权进步基金会和谐家庭基金发布了中国第一个亲子交流近况调查报告

  为知道中国爸爸妈妈与子女的交流近况与问题,中国人权进步基金会和谐家庭基金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一同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关于亲子交流近况的大规模互联网调查,由爸爸妈妈来回答问题。调查的时间段为2010年6月28日至7月7日。

  共有2349个爸爸妈妈参与了本次调查,有效问卷为2341份。被访者共回答了2540名孩子的年龄与性别信息。针对调查中提出的部分问题,本报特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弓立新做了点评。

  天天交流时间大多1到2小时

  天天与孩子交流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父母只占14%,大多数父母天天与孩子的交流时间在1到2个小时之间。从交流内容看,“学习”永远是父母的最爱,待人处事一直紧随其后。

  爸爸妈妈们对孩子行为的处置比较理性,绝大部分的爸爸妈妈以表彰为主。超越70%的子女积极参与亲子谈话。

  在做出与孩子有关的决定时,绝大部分爸爸妈妈会“常常”征询孩子的建议,而不倾听孩子怎么看的爸爸妈妈所占的比率不到1%。

  专家点评

  弓立新: 亲子交流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具备要紧影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交流的内容上可以有不一样的侧重。对小学生来讲,培养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与多姿多彩的兴趣很重点。中学生开始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与别人对我们的怎么看,爸爸妈妈可以多和孩子谈一些个人心理成长方面的事情,譬如对友谊、相貌等问题的怎么看。高中生的个性和心理趋于成熟,爸爸妈妈谈论工作方面的感受能够帮助孩子开始客观地认识社会。

  青春期的孩子更难知道

  30%的父母觉得自己“很知道”孩子,51%的父母觉得“有的知道”,超越47%的父母对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感到“很认可”或者“比较认可”。

  孩子的年龄会干扰爸爸妈妈对于亲子交流效果的信心。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与爸爸妈妈交流的主动性飞速降低,从7-12岁时的81%飞速降到了58%。同时爸爸妈妈也愈加怀疑他们对孩子的认知程度。对13岁以上的孩子,三分之一爸爸妈妈对交流效果不认可,而这个比率在7-12岁的孩子的爸爸妈妈中为18.5%,在6岁以下的孩子的爸爸妈妈中仅为10.5%。

  因此,爸爸妈妈的担忧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9%的爸爸妈妈表示偷窥过孩子的秘密。而在13岁以上的孩子中,有58%的爸爸妈妈偷窥过孩子秘密。

  由于妈妈对于孩子的学校生活、人际交往更关心,与孩子交流时的焦虑感更深。 42%的妈妈过去偷窥过子女的信件或日记,而过去这么做的爸爸仅有32%。男生和女生的父母在是不是偷窥孩子秘密上的比率,未有明显差异。

  34%的受过硕士以上教育的爸爸妈妈过去偷窥过孩子的秘密,与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爸爸妈妈没什么明显不同。

  专家点评

  弓立新:青春期的孩子有强烈的成人感和自尊心,喜欢独立考虑,不受约束。这一阶段的亲子交流,可以借用成年人之间“谈恋爱”的办法,譬如设计各种活动增进知道;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怎么看,同时也耐心倾听他们的建议;在发买卖见冲突时,想寻求和解,以达成协议。用白话来讲,就是要“哄”着来。

  女生比男生更易交流

  女生的父母花在亲子交流上的时间长度略微多于男生的父母,天天用至少1小时的时间与女生聊天的父母比男生的父母多7.5%。

  虽然时间长度上没太大差异,但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明显不同。女生在与父母交流的时候更活跃一些——她们要么与父母互动回话,和父母说话的时间差不多长,要么甚至比父母说得还多。

  女生与爸爸妈妈讨论的话题愈加多样化:男生更偏好于没主题的闲聊和个人喜好,女生的话题喜欢围绕周围的人、学校生活。

  女生比男生更擅长打造好的交流,这可以对大家今天察看到的男生变“弱势”的社会现象提供一种讲解。

  专家点评

  弓立新:女生比男生更想表达情感和建议,这是客观现实。心理学研究表明,男生与女生在言语能力上是有差异的。女生在言语表达的明确性、流畅性、情感性等方面优于男生,但在言语表达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上,男生优于女生。因此不可以简单断定男生与人交流能力比女生弱。

  要想更好和男生交流,非常重要的是进行各种活动,特别是体育运动。在活动中增进知道,丰富交谈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男生上中学将来,爸爸要有意识地多和孩子在一块,帮助孩子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周围的所有。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