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初三(下)月考化学试题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1分)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璨夺目的钻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B.长期未用很难开启的铁锁可以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做润滑液
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古时候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的字画可以保存很久
2.(1分)下列碳单质的作用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3.(1分)下列验证CO2气体性质的实验中无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A. B.
C. D.
4.(1分)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办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少量) | 除杂办法 |
A | KCl | MnO2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CuO | C | 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 |
C | CaO | 石灰石 | 高温煅烧 |
D | 氧气 | 水蒸气 | 通过盛有足量浓疏酸的洗气瓶 |
A.A B.B C.C D.D
5.(1分)剖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2C+O22CO C+O2
CO2 2CO+O2
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达成
6.(1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放一盆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B.大方中二氧化碳消耗的渠道主如果植物的光合用途
C.金刚石、石墨是碳单质,而C60是化合物
D.很多用天然气做燃料不会导致温室效应
7.(1分)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常识互联网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种类为置换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8.(1分)推理是常见的学习技巧,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必须要验纯
9.(1分)对下列事实的讲解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讲解 |
A | 木炭燃烧可以烤肉 | 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
B | 用碳素笔书写档案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C | CO有毒 | C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
D | 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同 | 二者中的碳原子排列方法相同 |
A.A B.B C.C D.D
10.(1分)木炭与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肯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有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察看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中都可察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1.(1分)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渐渐变成红粽色
C.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水平比为40:7
D.将尾气点燃或采集,可预防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2.(1分)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构成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些思维方法。下列对物质的微观讲解不正确的是()
A.稀少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由于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由于这两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微粒类型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备不一样的化学性质,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13.(1分)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14.(1分)把40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气体的水平为44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水平分数为()
A.30% B.42.9% C.72.7% D.90.1%
2、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4分)从a氮气、b金刚石、c石墨、d氢气、e甲烷、f一氧化碳、g干冰七种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空白处。
①可做电极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
②用作人工降雨剂是__________。
③可以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_____。
④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__________。
16.(3分)用炭黑墨汁绘的字画经久不变色是因为__________,其微观本质是碳元素的__________,但伴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碳的化学活动性渐渐增强,如在高温下具备还原性,写出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7.(3分)请依据如图回答问题:
(1)若用装置C采集氧气,气体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若使用装置A、B和C制取并采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则需将装置A中的错误改正为__________,装置C中应盛放的液体试剂为__________。
18.(3分)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和采集装置。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字: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
(3)用C装置采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办法是:__________。
19.(3分)A、B、C、D、E是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的五种不相同种类别的物质,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素且A为单质,B是致使“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E是人体中胃酸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物质D可以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它的一种作用与功效是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E__________。
3、简答卷(共10分)
20.(2分)用化学方程式讲解下列反应原理。
(1)正常雨水的pH≈5.6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
(2)用石灰乳刷墙,墙壁会“出汗”__________。
21.(2分)如图是实验室模拟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依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共有几个?
(2)酒精灯有哪些用途是什么?
(3)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3分)依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办法。
(2)连接A、B、C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C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B中蜡烛燃烧更旺,C中溶液变浑浊,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实验时B中蜡烛熄灭,C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产生的气体具备什么化学性质?
23.(3分)如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
(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置办法。
(3)若没A装置,则该实验不可以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缘由。
4、综合应用题(10分)
24.(10分)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学习的要紧内容。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
A.它们都是同种物质 B.它们的原子排列方法不同
C.它们都能导电 D.常温下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填导管接口字母):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装置B锥形瓶中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CaCl2
猜想2、CaCl2、HCl;
猜想3、CaCl2、HCl、CaCO3. 该同学觉得猜想三是不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取装置B锥形瓶中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依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
【结论】剖析图象数据得出A点溶液的 pH=7,则废液中含有些阳离子有__________。OA段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B段溶液的pH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12.5g和94.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水平分数__________。
初三(下)月考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C; 2.B; 3.A; 4.D; 5.D; 6.B; 7.C; 8.D; 9.D; 10.D; 11.D; 12.C; 13.D; 14.A;
2、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卷(共10分)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__________;(2)__________
(3)
(1)__________
;__________
23.(1);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综合应用题(10分)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明:考试试题分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